“過去的5年是智能手機的時代,未來的3年~5年,必然是智能電視的時代。而2016年將是智能電視快速成長的時期,更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張屏。”這是未來互聯網高峰論壇期間,與會者對智能電視話題達成的共識。
智能電視人群存覆蓋真空 “未來智能電視是千億級乃至萬億級的市場。”悠易互通首席執行官周文彪表示,問問周邊的朋友,尤其是年輕人,他們可能都買了智能電視,周末不再抱著平板電腦,而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智能電視上。
其實,智能電視也好,手機或者電腦也罷,數據顯示,82%的中國家庭有著穩定的IP地址,而穩定IP地址意味著可以把所有的設備整合到一起。因為有IP地址,就可以做LBS(基於位置的服務)的定向。這裏有很多想象空間,可以嫁接O2O的業務。比如,小區周邊有很多洗衣、餐飲等業務,這時候,智能電視開機或者選劇時,就可以實現信息推送,產生場景營銷。
“我們在很多數據分析中發現,智能電視實際上覆蓋了非常大的人群,在今天,這些人群並沒有被騰訊、愛奇藝、優酷等覆蓋。非常龐大的智能電視覆蓋人群中,有很大一塊是視頻網站所覆蓋不到的,這對於一個品牌而言是非常關鍵的環節,怎樣通過跨屏把這幾個環節打通,達到最大的覆蓋程度,將是有心者的發力點。”周文彪說道。
“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發明未來,創新可能會失敗很多次,但不斷創新,是這個時代對我們的要求。”穀歌北京研發中心總經理Jenny Zhao補充道,很多人都在講關於生態、互聯網產業、“互聯網+”。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互聯網領域,在大數據不斷發展和變遷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發展了 10餘年的互聯網贏利模式的營銷也發生著變化。而這其中,“程序化購買”的理念被多次提及。
“今天,當我們參加任何一個互聯網峰會時,如果不談論程序化購買似乎都不能稱之為是峰會。”專注於大數據營銷和程序化購買的周文彪一語道破了當下程序化購買對整個互聯網營銷行業的顛覆。
那麽,為什麽說程序化購買已經成為一個主流了呢?而程序化又是什麽呢?周文彪介紹道,以打車為例,此前打車時信息不對稱可能打不到車,而今天Uber和滴滴打車的出現,可以理解為是程序化打車的過程。程序化就是通過自動化實現需求的連接。在出租車領域,可能是連接了司機和需要打車的人。
程序化購買改變營銷策略 在廣告營銷領域,在媒介傳播機構群邑首席數字官Nils Roehring看來,程序化購買更像是一個連接器,連接不同的屏幕,連接大企業、大品牌和消費群體,進行精準匹配,提供技術平台、高效平台。今天是一個價值窪地,與視頻相比,透過智能電視的大屏,一件商品在55英寸屏上的展示與手機屏的價值衝擊力完全不一樣,用戶體驗會更好,這就是價值所在。
有一組數據記者注意到,在美國,2015年程序化購買市場已經達到150億美元,中國的市場已經發展到100億美元。而到2017年年底,第三方數據公司預計,美國市場會進一步增長,達到268億美元,而中國有望達到300億美元。
與會者認為,營銷的未來會連接整合所有的屏幕,包括過去我們看到的通過程序化和大數據的方式已經連接了PC、移動視頻、社交、智能電視。在未來,它會連接樓宇屏幕、汽車屏幕,任何一張屏幕,隻要是數字化的,都可以被大數據跟程序化購買覆蓋。未來我們會麵臨這樣一個完全整合的、跨屏打通的營銷環境。
而未來的數字營銷之路將如何走?周文彪表示,隨著程序化購買和大數據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品牌主將預算投入到程序化購買領域,“程序化購買+大數據”將成為重要趨勢,引領數字營銷的未來。
也許我們在外麵的時候,手機移動這張屏是最方便的,隨時在我們身邊。但當我們回到家裏,手機能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無縫切換到客廳的智能電視大屏中,那時的您是會選擇大屏還是小屏呢?
艾瑞谘詢集團聯合總裁鄒蕾表示,“消費者在哪兒,營銷才會在哪兒,而消費者的關注點在哪兒,營銷的重點也會在哪兒。在這樣的發展過程當中,我相信,程序化購買不會是終點,它可能會是一個美好的起點。
(责任编辑:曆史)